晚上6:30,80多人的教室座无虚席,博士生、研究生、以及一些有志于进一步研究学习的本科生齐集一堂,热切地希望
本次讲座,梁上上教授概要分析了优秀博士论文的几个主要指标,并延伸内容,从学位论文的意义、几对重要关系、基本要求、选题原则、题目设计、结构和逻辑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指导。梁老师首先结合自身经验为同学们分析了最关注的优秀博士论文情况,概括总结了几个获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重要指标:读博期间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同行的正面评价、一定量的科研项目和获奖。其中,就论文发表问题,梁老师建议有志于争取优博论文的同学们博士期间在权威刊物发表2篇论文以上,他个人认为论文发表不在数量,关键在于品质要高,在高规格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不仅是获奖的业绩基础,也直接影响到个人在同行中的印象和评价,是必须引起重视的核心指标。而在校期间获得最高奖学金或毕业后能在科研上获得省部级奖项也将是获得优博论文的重要加分点。
随后,梁老师以内容和形式、创新和需要、兴趣和能力、志向和心态这四对关系为线,为同学们系统地分析了学位论文的组织和写作。他指出一篇优秀论文的创新可以来自于全新的课题、可以来自于论文新颖的研究方法,甚至可以来自于材料的创新。举例而言,实证访问调查的形式巧妙地应用在教育领域将不失为一个好的创新,经济学、法学等领域交叉的研究形式已被学术界广泛应用,而独特的材料来源也能为论文带来全新的面貌。但梁老师强调的是同学们切不可为创新而创新,必须结合个人的研究思考和社会需要等,合理而有意义地创新。对于志向和心态,梁老师希望同学们对自己的学术论文有清晰的定位,积极追求,但对于获奖要抱持平和的心态。
选题和题目设计是很多研究生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梁老师从外在条件、个人特质和题目价值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有适量的研究资料,充分了解兴趣课题当前的研究情况,结合个人特长,检验课题的理论价值、社会价值和时空价值,确定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论题。对于题目设计,梁老师通过对历届优博论文和几篇优秀论文、专著标题的解析,向同学们概括了题目该有的两个特质:简介明了、短小精悍;善于运用但不滥用副标题。而就论文结构和形式、查找资料的方法、学位论文的打印递交、特别注意事项等方面,梁老师做了简要介绍,并指出细节的地方更能彰显卓越,更需谨慎对待,做到形式上完整,思考上独立,学科语言规范为同行理解接受。
在讨论环节,到场学生就研究生期间的个人时间规划、当前的论文研究领域热点、如何甄别参考资料的优劣以及论文选题的具体分析等向梁老师请教,梁老师结合个人经验一一予以解答,以论文选题为例,梁老师分享了一个他选题的心得:钻研思考一个领域的教材和经典著作,积极质疑并寻求解决途径,那些分析思考过程中独特的个性思路往往可以成为个人论文选题的创新点。
最后,贾生华副主任对讲座做了点评和总结。他认为梁老师对优秀博士论文的分析,对学位论文全面系统的指导对到场研究生提高论文组织写作质量有很大的启发与帮助,积极评价梁老师从方法论的高度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优的共性指导,并高度概括地指出要写作优质的论文必须建立在积极思想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大量细致的观察思考,突出个人的思考闪光点才能真正地做到厚积薄发,使论文的思想具有穿透力和长远的时空价值。
![]() |
![]() |
![]() |